矶杆串钩冬钓鲫鱼技巧
串钩钓鱼建议
1、进入冬季,鱼渐归深远,手杆钓不动的时候,串钩是一个代替手杆的好方法。下面我就串钩钓鱼的方法提几点建议。

2、一,串钩做窝一般用酒米红苕或者其它不逗参子的东西来做窝.如果主钓鲫鱼一般宜做在水下较平的底部,如果钓鲤鱼等宜做在陡坎之下.串钩钩一般根据鱼群所在位置来做,比如有的小水库,水底成是一个较小面积的锅底,能清楚的看见鱼的聚集点就是锅底,这个时候,如果太远不能准确的做窝,可以用酒米和上红苕或者泥巴来做窝,可以抛三四十米远都没有问题.一般宜做得较散一点,做成线形,方块形都行.
3、二,串钩用杆一般宜用小海杆,矶杆,和大过线环的手车杆.前两都可以用二十克以上的坠,后者宜用十到十五克的坠.
4、三,串钩的钓饵,一般宜用蚯蚓,线虫和蛆或者泡沫.
5、四,串钩加不加小坠:有的钓友喜欢加小坠,是为了防止钓组浮于底部,这在参子多的时候非常有利,但参子少的时候一般应当取下小坠,让钓组浮于底部,只要钩到底就行了.
6、五,串钩用钩的问题,一般用较快的钩来做,可以考虑丸世五六号钩和袖五六号.快钩鱼吐出钩的机会很少.
7、六,串钩如何知道中鱼:一是风线缓慢的变长出水的这个过程中提杆,或者缓慢回线,都表示中鱼了.如果一直抖动比较快或者风线快速被拉动,一般是小杂鱼,如果杆尖微弯而且弯度慢慢变大,一般是中了大鲫鱼或者鲤鱼草鱼乌鱼甚至鲶鱼.十五克以下的小坠容易回线,大坠一般是走线.
8、七,串钩对付付小杂鱼的方法,一是将风线完全变软,二是不要轻易逗钓,三是改线虫为蚯蚓,四是打在鲫鱼较多的地方.
9、八,串钩逗钓:串钩有两种逗钓方法,一是借助风力自然逗钓,二是借助轻轻的提杆或者拉线,或以让水底的钓组活动起来可以在天冷鱼不喜欢进口的时候试一下,逗钓的效果一般比死守好得多.再加一种逗钓方式,比较适合于较懒的钓友,将麻参一条,从背刺到尾巴中间用三号袖穿过,留一节长十毫米长的一节线,在线头处做一个小型线卡夹在风线与水的交界处,让麻参的生命活力来为你逗钓,当你看到麻参被带起缓慢接近水面甚至出水的时候,就可以提杆轻刺鱼了,先将麻参和逗钓线取回,再正常收线起鱼,这种方法适于鱼比较稀少参子更少的地方,是正宗的懒人钓法.借麻参之力为钓友们做逗钓的事情,只看水面不看杆.也减轻了劳动强度.
10、九,串钩的杆子一般不宜像爆炸那样将杆子立起,这样幅度太大,容易让钓组整体到不了底,一般隔水面稍低一点或者让风线成一弧形,让线保持一定的弛度,风线较短,不动再逗,再不动就换窝,找到鱼后再作窝,或者直接找鱼做窝,
11、十,串钩与其它钓组的配合,如果深水参子较少,一般可以与小爆炸配合来打,这样小爆炸起诱,而串钩起上鱼的效果.特别是对大鲫鱼,这样很有好处,建议不要一根杆子的主线上又拴爆炸又拴串钩.
12、十一,串钩收线的问题,串钩中鱼后不可大力扬杆,一般轻刺一下就行了,如果用的是袖,刺鱼的动作都可以免了,特别是用的海杆,杆尖太硬,没有多大弹性,.因为一般用纺车轮,所以收线速度一般比较快,这个时候可以收慢一点,不然很容易拉开鱼口或者直接拉将鱼嘴上来,串钩一般中了大鲫鱼后不要拉脱了,大鲫鱼跑了也会影响鱼群觅食.收到边上来的时候避免其它钩被草或者乱石挂住.所以一般选点最好是前面比较干净的地方为起鱼点.
13、十二,串钩的保管问题,一般将串钩取下后将坠取下,将钓组擦干,用线板缠绕好,再用餐巾纸一包,又可以去水,又可以避免钩跑出来钩倒其它东西.
14、十三,串钩窝点变换的问题,一般温差较大的天气,鱼的活动范围较大,所以这个时候一般中上午钓深一点的水域,而下午做浅水窝来钓.而在温差较小的天气,鱼的活动范围较小,所以钓一个窝点多能满足上鱼要求了.
15、串钩钓鱼不象炸弹钩那样,可边钓边诱,即使眼前鱼咬钩的频率差,但鱼也会因钓点有饵越聚越多,串钩钓的优势很多,但却无法避免诱鱼效果差的不足,特别是面大鱼稀的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施钓串钩,就必须抛饵做窝。虽然有人不用做窝,抛对了地方,照样有鱼咬钩,但这种现象往往会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断鱼。原因是钓点内无饵诱鱼,仅凭着钓钩上的那一点钓饵是不能诱聚和留住钓点内的鱼。
16、还有一种可能是温度的变化,使水体出现明显的温差,鱼儿的趋温改变了鱼的泳层。 鱼不咬钩的原因还与钓者使用的钓饵有关,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必须先将鱼儿诱聚在钓点内,才能改变鱼不咬钩的状况,因此诱鱼是必要条件。钓者可在串钩钓组下加挂炸弹钩,同时使用两种钓组,边诱边钓,诱钓合一。钩上可挂蚯蚓、白虫等虫饵,也可用商品饵可充分利用商品饵的物理特性,钓饵荤素皆有,针对不同食性的鱼类,以满足不同种类鱼的嗜好。
17、鱼类有趋温的习性,早晚多栖息在水体的底部。早上施钓串钩的话,钩饵越接近水底,鱼咬钩率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照的加强,鱼会追温上浮,这时,如果能将钓竿加高一些,把处在较低的钩饵略抬高一些,即使鱼趋温上浮,钩饵还是能处在鱼的视线之内,而杜绝因施钓水体太浅和钓竿支架过低而造成泳层相错(即钩饵与鱼不在同一个高度),而影响到鱼的咬钩,钓者在无鱼咬钩时,可根据所钓水域的深浅,来改变支架的角度,尽量使钩饵接近鱼所浮起的泳层,便于鱼的发现,提高鱼的咬钩率。
18、串钩钓既可用素饵,也可用荤饵,根据两种饵上鱼的情况,优选出鱼所偏爱的钓饵,加大或增强钓饵的香、甜、腥的浓度,激发鱼的食欲,促使其咬钩。如果鱼对钓者的两种饵都感兴趣,钓者应选择方便的钓饵,以免因挂饵而耽误时间。
19、串钩钓是件很有趣的事,但是烦人的就是穿挂钓饵。如果一个人守钓三支抛竿且在鱼讯尚可的条件下,就会顾此失彼,甚至忙不过来, 钓者应事前有所准备,多备几付串钩,在有空闲的时间内,可将串钩的饵事先挂好,有鱼中钩或换饵时,换上事先挂好的饵就不会手忙脚乱。
软尾小矶竿如何钓鲫鱼
主设备:选用竿梢较软竿长两到三米的竿子,如1--5号竿尖的矶竿。
其它没备:一般的绕线轮即可,主线一般用1.5---2.5号,铅坠使用20克的。
串钩线用1--2号线,每根杆子钩子3--6个。
用红虫、蚯蚓、小河虾等作钓,将适当的饵料挂在钩上,入水后,缓收线将主线带紧,竿尖有一点弧度即可,观察竿尖信号,竿尖较点,或慢慢下拉,即为鱼口,提竿轻带,中鱼时注意匀速收线别太快。
鲫鱼又名鲋鱼,鱼类分类学上属于鱼纲,鲤科。鲫鱼肉味鲜美,是钓鱼爱好者常见的垂钓对象之一。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合功效。鱼体侧扁,稍高,长达20余厘米,最大个体体重1.5千克。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口端位,无须,背鳍最后1根硬刺较强(图2)。鲫鱼适应性强。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各种淡水水体中均有鲫鱼;鲫鱼有群聚群游的生活习性,喜欢安静生活环境,生性胆小,怕惊吓。鲫鱼的食性杂,喜食水体中的各种有机碎屑、植物种子、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鱼虾等;繁殖期可在各种淡水水体中自然产卵孵化;抗逆性强。鲫鱼生存的水温范围广,在0~38°C,可忍耐0.5毫克/升低溶氧,可以生活在氧气较少的水底层,也可在盐度较高的咸淡水中生活。
鲫鱼一年四季可钓,以每年10月15日到12月15日为最佳垂钓时间。此时鱼肥,成群游弋,活动范围广,易钓。初冬钓鲫,早上8~10点,上层水面经过1夜的寒气侵袭,水温变得比水底冷了,鲫鱼尚在水底栖息,并开始1天的觅食。这时,若在7点至7点半撒下香饵窝,8点开钓,效果最好。
冬天钓鱼技巧
第一,钓场非常的宁静,完全没有了其它季节的喧哗,农人已不再下田劳作了,田野静悄悄,偶尔会有野鸟从头顶掠过,或有野兔在对岸小心窥探你。委身于这种情境中,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天地,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可以想象,只有在冬季,才会有这种特别的效果,人已完全脱离了尘世,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享受着阳光温暖的抚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让为娱而鱼的钓鱼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第二,鱼获并不比“旺季”少。虽然冬季的鱼行动慢,索饵不积极,但是并不是说冬季的鱼不巡食。有过冬钓经历的钓鱼人大概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就是冬天的鱼虽然不肯咬钩,但一旦咬钩一般不吐钩,吃食似乎很放心,迟点提竿无妨,滑鱼率低,而且有时索饵倒很勤。去年12月12日下午,天刮着北风,河上全被冰封了,只有桥的北边被风吹开一个三角形的水面。我先抛第一根竿,待第二根竿刚抛出,第二根的鱼漂缓缓斜着下沉,一提,一条鲫鱼出水,摘鱼上饵刚抛出,第二根的鱼漂重复同一动作,又是一条鲫鱼入护,这样还没有打窝,两根竿却轮流作业,一阵子就有好几斤鱼入账了。傍晚时,冻才化光,小河重现,而我们却恋恋不舍地在晚霞中回归了。
第三,冬天钓鱼更要讲究技术,这要靠积累,没有技术钓不上鱼,也就无乐可言。要诀、漫谈、钓具、钓位、天气林林总总,我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都是钓友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之谈,很有可取之处。本人的看法是,冬天钓鱼,水的深浅很重要,这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晴天时,中午的鱼一般在浅水;而在早晚,鱼就会移入深水。在风和日丽的晴天钓浅水,阴天或雾天钓深水。冬天的鱼确实不爱动,但若有温暖的阳光时,它还是愿意游到浅水来享受温暖的,浅水在阳光照射下升温较快。若在无阳光可照的阴天或雾天,它就会躲在深水里。大雾中照样能钓鱼,但一旦雾散反而钓不到,就是因为阳光驱散了大雾,水温升高,鱼游往浅水的缘故。我还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下午钓深水时,搓拉好长时间就是无鱼问津。待太阳西斜,正要打道回府时,鱼却疯狂咬钩,一会便过足了钓瘾。仔细想来还是因为浅水温度降低,鱼入深水之故,经常冬钓的钓友不会没有这种机遇的。
第四,在有水流的情况下,鱼最好钓。我最爱在有流水的情况下钓鱼了。夏天尤其是在雷雨之前,天气闷热的时候,鱼上浮不爱动,但只要有流水,不愁钓不到鱼。冬天同样如此,有流水的情况下可以多钓鱼。去年12月8日下午,小河里的流水不知怎么大了起来,用拉饵明显效果不好。我情急之下,用带来的“551”猪饲料撒了一个鱼窝,不到一小时便钓上两条两千克多的金色大鲤,真出乎我的意料。俗话说“水动鱼动”是有道理的。同时我还知道,用传统方法做窝容易招来大鱼。冬天,一般人都以为不能钓鱼,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殊不知,冬天照样可以钓到鱼,而且还能钓到大鱼。我钓得这两条鱼,震惊了左邻右舍,更令钓迷眼红。
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冬钓用饵一定要少而精。冬天的鱼食量小,用饵无论是香、腥、酸饵诱饵,尽量要用味浓些的,量不要多。钓饵首选是红虫蚯蚓。我习惯用红虫,甚至武断地认为,只要窝中有鱼,它见到红虫无论如何都要吃的,如果压竿逗引,效果则更好。是否偏激,钓友们不妨一试,至于钩要小、线要细、竿要软,这些都是常识,无须赘述。
冬天钓鱼的乐趣是无可怀疑的,只要有信心,在每次冷空气过后,气温渐升时,背起鱼具包,约上几个钓友,到野外去钓一次,一定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冬钓的魅力和风景。
野钓冬钓应用5.4米以上的长竿,大都使用6.3米左右的轻细竿,细线,钩以鱼的大小选用,但注意钩条应细,弹性应好,饵以小麦蛋白饵较佳。�冬钓主要是调出合适的浮漂。让钩组离开水底半米左右调好目数(检验方法是风线全部入水后十分钟左右浮漂的目数不再发生改变),然后挂上两粒平时惯用的不大不小的饵,记住现在浮漂的目数,调整好水线的长度后就钓这个目数。比如说,调出的目数是3目,拉上两粒饵后浮漂呈现出的是2目,那么把浮漂上调到相应的位置(注意,这个上调的距离如果大了,应再校调一次浮漂,因为水线的长度增加了,线组的重力也增加了,因此必须再调到3目),挂饵钓2目。大于2目则水线过长,等于2目则可能下钩饵不到底,必须超过2目,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下调到2目方好。冬天鱼就饵的动作已没有动感,只要感觉到浮漂上那0点几目微小变化,就可抬竿取鱼。�
一般钓友除掌握平时的正常钓法之外,只要再掌握了上述方法(可根据情况再加变化,不要墨守成规),基本上就能对付野钓中碰到的复杂情况,用我们平时常用的台钓组合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变化的需要。
冬钓串钩是诸多钓法中较为省力的一种钓法,特别适合于自然水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野钓方法。它的特点有:
一是适应了冬季近岸水清,鱼不敢靠边觅食的生活习性和安全本能,采取投向二三十米甚至五六十米远的办法,主动寻找鱼群,从长期的垂钓实践来看,在近岸一二米深的区域,如果没有水草以及障碍物的遮掩,或者是水底淤泥少,不易形成上清下浊水色的话,这一时期鱼群的活动范围多出现在距岸十米至百米范围内。
二是以大(竿、钩、线、饵的相对粗大)攻大(个体较大的鱼),鱼获效果有可靠保障。冬天在自然水域中,由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体力强健以及所需食物的量大,即使是在水温较低的日子里,也仍在摄食,从而形成冬钓常上大个鲤鲫和草鱼的现象。再从它的组合结构上看,由于钓组的可靠性,绝无断竿线之忧,而且由于投钩饵于陌生水域,所钓之鱼皆属“没有经验的傻瓜”,故此钩线的粗大无碍,照样吃得牢,几乎没有遛鱼中脱钩的现象。
三是由于没有小杂鱼闹钩,不需频繁收竿换饵,只需在各钩上穿上固态饵、虫饵,或者用商品饵做成较粘的团饵,便能在十数分钟至一小时内无须换饵,这也正符合了冬钓鱼咬钩慢的特点。
四是不需要事前做窝,也没有必要刻意地寻找钓点,大凡水底相对平缓、不挂钩、水位不太深(在一米多到五米范围内均可),特别是大面积浅滩的远水处,都是投钓串钩的好地方。根据冬季水温升得较慢的情况,我们可以直接的把钩饵投向相对的远水。因为鱼在低温下只是很缓慢地呼吸着,这时即便你把饵投到它的身边,也不能引起它的食欲,所以投诱饵便成了“多此一举”,只要在正常的天气下,一般到了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对温度十分敏感的鱼类便会开始游动起来,这也是鱼开始咬钩的时候。
冬季串钩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把握以下诸方面的要领。
出钓首先要选择好天气。冬钓对天气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温度决定着鱼类的活动能力。可选择的天气有:一是连续数天的晴朗日子,如果再加有二三级的西南风或东南风则更佳,这种天气鱼咬钩时间较早,上午九十点钟就会上鱼,且个头大的较多,这是冬钓中最佳的气象条件;二是多云天。如果风向不稳(即刮乱风),效果便会大减,反之仍有较佳鱼获;三是早晨出行天阴,但随着午时的到来,天气转暖,便会在午后有较好的鱼讯,特别是在一两点钟,鱼更是吃钩踊跃。与此相反的情况是,早上天暖,午时变冷了,鱼讯必然锐减;四是晨雾迷漫,一二小时后便散去,接着是丽日当空,这种天气虽说风力较弱,但由于空气中湿度高,使得空气清新,正是鱼儿活跃之时,鱼是肯咬钩的。但如果是白霜满地的日子,即使随后天晴,也不是钓鱼的好日子,因为霜寒过重,使“三温”难以复高,鱼自然少动了。
其次要精细各个环节。注意一些垂钓中的细节,会增加钓获。用饵方面:宜小不宜大,宜软不宜硬,形态上宜粘不宜散,饵色上宜白(鲜亮)不宜暗。其次可在一串钩上挂二至三种饵,即荤素搭配,但如果以钓草鱼为主,则以酒糟粒为最佳,并兼顾鲤鲫等鱼,当主钓个体不大的鲫鱼时红蚯蚓最佳。架竿问题:串钩钓与爆炸钩钓的显著区别在于,一个钩上有饵,一个是空钩,因而串钩钓时如何使鱼在咬钩时能提高中钩的机率,这与竿子的架法大有关联,最佳的架法应是竿尖与钓点成一线,并使竿线的角度保持在30度至60度之间,这样当鱼咬钩时即使慢了半拍扬竿或者不能及时提竿,竿线的张力与弹性也会使鱼在挣扎中钩牢而难逃。扬竿问题:钓串钩的扬竿方面钓友中有两个极端,一种是猛然大幅扬竿,其结果常导致断线和扯豁鱼嘴,另一种是干脆不扬竿,见有动静只把竿握起收线,又时常发生收着收着失去了重感——鱼跑了,其原因一是鱼吃得浅,二是饵过硬,无外力刺入,脱钩也是正常。我的体会是力度适中,即竿尖扬时稍过头顶,这样可减少上述两种方法的失误。把握时机:冬天的鱼咬钩一般时间性比较强,除了连续几天大晴气温较高,鱼几乎全天候咬钩外,大部分时间是有规律的,具体讲,上午开口时间多在9点到10点左右,如天气稍差则要推至午时的12点到13点,但每天的13点到15点这段时间,就是鱼最肯咬钩的时候了。
参考资料:
非常感谢您选择阅读关于"矶杆串钩冬钓鲫鱼技巧"的内容。我们希望本文所述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并且让您获得新的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与我们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