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鱼类的饵料的原因
人工饲养的鲈鱼最近不吃料,是什么原因呢
人工饲养的鲈鱼最近不吃料,是什么原因呢?
1.随着气温下降,鱼类活动量减少,同时水温的变化(上下水体水流动性差,容易引起触底等问题)导致摄食量减少;
2.由于低温环境,阳光不足,藻类和真菌的光合能力减弱,产氧减少,导致水中溶解氧减少。大量有机物无法分解,有时藻类掉落;
3.池塘本身的分解能力下降。由于8-10月前期大量投喂冰鱼饵料(尤其是后期冰鱼品质明显下降),大量残饵粪便堆积在池底。由于底层更换不及时,有机物在池底腐烂变质,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氨氮和亚硝酸盐高),影响了鱼的正常生理功能。
4.人为管理不当导致鱼塘长期处于亚健康生态环境(每年换水不超过3~4次)。同时,为了增加投喂量,需要每天使用刺激性药物,这样鱼就会产生依赖性,一天不用使用刺激性药物,这样当天的食物消耗就会明显减少甚至不吃。同时,一旦鱼体生病,普通常规药物的作用就会减弱,因此有必要使用大剂量的抗菌消毒剂来恢复鱼体的正常生理。
5.鲈鱼自身的消化系统问题。肠、肝等。有疾病。如肠炎、肠充血肿胀、肠黏膜损伤;脂肪肝严重导致饲料消化利用等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应对症治疗。肠炎首先要检查饲料是否发霉,如果没有,尝试口服抗生素治疗。脂肪肝严重时,应通过减少进食来减轻肝胰腺和肠道的负担,并适当搭配对肝胆有益的护肝保胆中草药。目前出现肝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饲料原料暴涨,不良厂家偷工减料,原料质量控制不严格,导致霉菌毒素等原料大量使用。 使用腐臭的鱼油、植物油等油脂原料也会导致严重的肝胆代谢问题。例如,黄颡鱼养殖中香蕉鱼的生产与油的酸败有关。
为什么水温高的海域鱼类饵料较充足
1、温带海洋风力较大,混合旺盛,还是暖水与冷水的交汇处(大洋极锋),因此海水中营养盐较为丰富,初级生产力高,自然鱼类资源丰富,渔获量大
2、热带大洋的水团是热带大洋水,特点是高温高盐,在海表混合层之下存在温度跃层和研读跃层(最典型的是西天暖池),且风力较小,混合作用弱,导致海表真光层营养盐含量低,初级生产力低,鱼类资源贫乏,渔获量低。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也是当今人类十分重要的食物来源,甚至随着人类对于陆地的大规模开发,人类将会向海洋获取更多的食物。目前,人类通过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方式向海洋获取食物,人们形象地把海洋称为“海洋牧场”。不过,海洋渔业资源在海洋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也就是有些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而有些海域渔业资源较少。
3、我们经常会听说世界的四大渔场,分别是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和秘鲁渔场,为什么这些海域渔业资源会这么丰富呢?从生物的角度来看,一个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往往是因为鱼类的饵料十分丰富,而那些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就是鱼类的饵料。也就是说海洋中浮游生物多的海域,往往鱼类也就多,那么浮游生物的生存需要什么条件呢?主要来说,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基础,在海洋中表层海水光照充足;第二个条件是营养物质,主要是海底淤泥等营养物质,在海洋中位于海底。
引起鱼类生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导致鱼类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当鱼类生活的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生存的变化或者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引起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会引起发病。 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引起鱼类生病的外界因素引起鱼类生病的外界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生物、理化和人为三大因素。
①生物因素: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而致病,如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钩介幼虫和甲壳动物等;还有一些是各种敌害生物,如凶猛鱼类、鸥鸟、水蛇、水生昆虫、青苔和水网藻等的存在,对各种养殖鱼类都有危害。
②理化因素:理化因素对养殖鱼类的影响极大。水是养殖鱼类的生活空间和生存介质,一切外界因素和环境条件都是通过水的作用对养殖鱼类产生影响, 水的理化指标直接影响养殖鱼类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在养殖鱼类中,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水温、酸碱度和溶解氧。水温:不同的鱼类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同种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温也有不同的要求。水温的变化对养殖鱼类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水温突变对幼鱼的影响更为严重,初孵出的鱼苗只能适应±2℃以内的温差,6厘米左右的小鱼种能适应±5℃以内的温差,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发病。
另外,水温的变化与病害发生直接相关。在水生生物生活的临界温度下,生物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下降;温度的迅速变化,将会导致新陈代谢速度的改变、渗透压调节和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问题,更严重的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各种酶的失活,从而引起鱼类的死亡;水温的骤变,会直接引起养殖水生生物的休克、痉挛乃至死亡;水温升高,病害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提高,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加快,水体溶解氧下降,疾病发生率上升等。
酸碱度(pH):pH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如pH升高,说明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水中溶解氧增多;pH下降是水质变坏、溶解氧降低的表现。pH变化又是引起化学成分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如pH降低可使有毒的硫化氢增加,亚硝酸盐毒性增加;pH过高,又会使有毒的氨氮增加。鱼类对水体的酸碱度有较大的适应性,以pH7.0~8.5为最适宜,pH低于5.0或超过9.5均会引起鱼类死亡。
溶解氧(DO):溶氧不仅是保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鱼类养殖的全过程中都必须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水中溶氧量的多少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和生存。水中DO的含量需控制在4毫克/升以上(针对养殖池塘底层而言,上层水至少需达到8毫克/升以上),如果水中溶氧偏低甚至缺氧,将会对鱼类产生许多不利因素。如果水中溶解氧含量低于2毫克/升时,鱼类会因缺氧而浮头,长期浮头会引起鱼类下颌的畸变,严重时则表现为鱼类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当溶解氧低于1毫克/升时,就会严重浮头,甚至窒息死亡,同时严重缺氧还会引起水中各种生物死亡,池塘迅速缺氧能引起水中化学成分的剧烈变化,引起“水变”,造成鱼类抗病力降低;长期缺氧还会造成水体中好氧微生物减少,引起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积累,引起鱼类慢性中毒;缺氧能引起水体中厌氧及兼性厌氧菌(如嗜水气单胞菌)的增多,而嗜水气单胞菌是鱼类常见致病菌,易引起养殖鱼类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缺氧还能引起水体中碳酸盐、磷酸盐及有机物缓冲能力的降低,水体不易稳定。
③人为因素:在渔业生产中,由于管理和技术上的原因而引起的鱼病统称为人为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放养密度不当、混养比例不合理:如单位面积内放养密度过大,或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了一般饵料基础和饲养条件,则容易造成缺饵、缺氧,既恶化了生态环境,又加剧了生存竞争,其结果是鱼体生长快慢不均,导致鱼类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为流行病创造了有利条件。饲养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不善不仅影响到鱼产量,而且与鱼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投饵不均,时投时停,时多时少,或投喂不清洁、腐烂变质的饲料,都可造成鱼类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使养殖鱼类饥饱失常,极易诱发肠炎。高温季节,不及时清除残饵,不加强水质管理,池水污浊不堪,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也极易使养殖鱼类患病,造成鱼病暴发性传染。另外,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肥料处理方法不当,易使水质恶化,或利于鱼类病害生物生长,都可引发鱼病。技术操作不细致:拉网捕鱼、运输鱼类苗种时操作不当,很容易使养殖鱼类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如鳍条断裂、鳞片脱落和皮肤擦伤等,给水中细菌、霉菌侵袭以可乘之机,引起鱼类生病。
(2)引起鱼类生病的内在因素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产生变化, 内因是变化的关键。一般来说,鱼类本身体质好,抗病力也就强,即使有病原体存在也不易生病;相反体质差,则容易生病,如草鱼、青鱼患出血病时,同一池中的同种同龄鱼中有的病死,有的根本未发病。同种或不同种的鱼类,由于它们的年龄、性别、机体结构不同,其免疫能力有很大差别。如草鱼、青鱼患肠炎病时,同池的鲢、鳙从不发病。同种鱼类在不同发育生长阶段发病情况也不一样,如白头白嘴病一般在体长6厘米以下的草鱼发生,超过此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这与鱼类的健康状况和抗病能力有关,是由鱼类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对鱼病的发生,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的因素,而要把外界环境条件和鱼体本身的内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才能正确了解鱼病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
- 上一篇:渔具浮标英文及其相关知识介绍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