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不吃饵料的原因
池塘里面鱼又很多,为啥又不吃钓呢
1、鱼觅饵相当费力气,它需要不停地游动来觅取食物。科学家观察发现,鱼休息 1小时,体力恢复 30%,2小时恢复 43%,3个小时,才能恢复到 66%,所以它们觅食一段时间后,不管吃饱还是没吃饱,都需要休息几个小时。钓者熟知这一点就可明了,为什么临池垂钓,一天中有一阵子鱼猛咬钩,过一阵子又没有动静了。原因就在于鱼摄食一段时间后需要休息,恢复体力。鱼在一天中,什么时候吃食,什么时候不吃食,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一天之内,池鱼摄食最佳时间,除冬季外,是在早晨和黄昏,上午 10时前、下午 4时后是鱼摄食的高峰时间,而中间长达 6小时左右的时间,是鱼儿吃食最差的时间。如果在鱼不吃食的时间里去钓鱼,收获寥寥,是很自然的。
2、夏季阴天或雷雨之前,天气闷热,气压很低,鱼都上浮至水的中上层,这时水底没有鱼,自然也就钓不到鱼了。只有等雨过天晴,水中氧气大量增加,鱼儿开始活跃起来,食欲大增,四处觅食,这时钓鱼才能丰收。
3、水温太低或太高,均影响鱼儿摄食。冬季,水温低于 6℃时,除耐寒能力强的鲫鱼、鳊鱼、鲂鱼及鲤鱼外,其他鱼如草鱼、鲢鱼、鳙鱼、乌鳢、鳜鱼都不索饵,这是钓者熟知的;而水温过高,超过鱼的适宜温度,它们也不摄食。以池塘常钓的鲫鱼、鲤鱼、鳊鱼、鲂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例,它们的适宜水温为 15℃~25℃,水温达到 25℃以上,则停止索饵,一般很难钓到。
4、一般有害的化学物质不可能出现于养殖池塘。养鱼池塘的水源有三个来源:一类是引水渠供水。这类水源水质清澈优良,为养鱼场水质之冠。第二类是机井水。很多城市近郊区养鱼场都用机井水养鱼,一般凿井 100米深左右,抽地下水养鱼,此类水源水质清洁。第三类是净化的河水。这类水源水体因受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浑浊,水中悬浮的油粒物和饵料生物多,水的透明度差,较前两类水源此类水质最差。除鲇科鱼不怕浊水外,其他鱼都怕浊水,尤其鲤科鱼,若因水质过于浑浊,鳃丝被浊水的油粒物附着,鱼鳃吸收水中氧气的功能减退,会成群浮头,自然也不索饵。 有些公园的人工湖钓场和集体、个体承包的池塘养殖渔场,由于钓鱼的人多,每天投下过多的饵料,特别是有些人喜欢用海竿投大饵团施钓,投下的饵料鱼吃不完,积存在水底,天热腐败发酵而产生氨气,不论氧气是否充足,都会使鱼浮头。并且有许多养殖池塘,由于年年开放卖票钓鱼,钓鱼的人络绎不绝,但并不是每钩钩住鱼嘴或外扎钩钩住鱼体都能把鱼钓上来,常有些大鱼因钩得不牢而受伤逃脱,伏在水底不吃食。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鱼不吃饵。
塘角鱼为什么不吃饵料了
1.池塘养殖要求。塘角鱼对池塘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一般的养鱼池塘只要塘基坚实,无渗漏,稍加修整后即可作为塘角鱼单养池塘。池塘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面积以0.13~0.2公顷为宜,水深应保持在1~1.5米。池底的游泥厚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以利于塘角鱼的活动与觅食。由于塘角鱼具有群居和穴居的习性,应在池底设置一些石块、瓦罐、竹筒等,既供其栖息,也便于捕捉。 2.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将池水排干曝晒3~5天,经过简单修整后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每667平方米用量为50~75千克,加水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3天后注入新水50~60厘米,此时,为了培育水中的浮游生物,以便为鱼种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需要向水中施人禽畜粪便,每667平方米用量为200~300千克。 3.饲养管理。①投喂技术。投喂要遵循定时、定位、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塘角鱼食性偏向动物性饵料,特别喜食新鲜的动物饵料,活饵投喂效果更佳。投喂饲料应从投放鱼种后的第三天起,以活饵或新鲜动物内脏为主,如蝇蛆、水蚯蚓等活饵消毒后可直接投喂。动物内脏需要清洗干净投喂。每天投喂3次,持续1个月,此后即可转入到投喂颗粒饲料阶段。投喂的饲料一定要保持新鲜,蛋白质含量在15%~30%,每天的投饵量占鱼体总重的5%~8%,可视天气变化、鱼的吃食情况而酌情增减,以后每15天调整一次投饵量。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9时,下午3~4时。②水质管理。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每隔3~5天,向池塘注入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每个月用生石灰浆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以改善水质,防止鱼病发生。 4.常见鱼病的防治。塘角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新品种,但这种鱼在鱼苗培育阶段病害较多,影响鱼苗成活率和鱼产量。现将其常见的几种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①黑体病。病鱼体色发黑,消瘦,头向下竖直于水面,吻部和头背有时有白色绒毛状斑块,形似水霉,胸鳍内侧有一圆形红色血斑。此病由细菌感染所致,多发生在鱼苗阶段。间接原因是饵料不足或水质不好,造成鱼因体质差而发病。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易引起大量死亡。治疗方法: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全池泼洒,用药后更换池水,再施药一次。治疗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投喂鲜活饵料,避免水质污染。②气泡病。发病鱼的腹部有一气泡,鱼体浮在水面,不能下沉,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大量死亡。该病多发生在幼鱼体长1厘米左右的时候,往往是由于育苗地遮荫不好,池水中氧气和氨气过于饱和,或直接使用井水以及饵料不足时幼鱼误食气泡所致。治疗方法:不用肥水孵化、培育鱼苗;井水要经曝晒处理;培育鱼苗阶段喂饵要充足,发病时每667平方米可用3~4千克食盐,对水泼洒全池。③肠炎病。病鱼肠道充血发炎,体腔充满黄水,腹部膨胀,鱼体发黑,不久便死亡。此主要由投饵不均衡或长期缺饵料所引起。防治方法:做到定时定量投喂饵料。发病时,每50千克饵料拌17克呋喃唑酮投喂,每天2次,连续治疗2~3天,即可痊愈。④水霉病。病鱼体表有成丛水霉,游动失常,疲弱而死。此病多发生在越冬期间,多因捕捞受伤而引起。在鱼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防治方法:鱼卵用1%食盐水浸泡3~5分钟。鱼种或成鱼用0.1~0.2毫克/千克孔雀石绿对水泼洒,也可用400毫克/千克小苏打加400毫克/千克的食盐溶液泼洒。治疗时,应先降低水位.使鱼群适当集中后再用药,用药后观察9~10小时再加新水。⑤寄生虫病。塘角鱼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车轮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等。治疗方法:车轮虫病可用0.7微升/升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2)全池泼洒。小瓜虫病用0.1~0.2毫克/千克硝酸亚汞溶液全池泼洒。三代虫病可用90%晶体敌百虫面碱合剂(比例为5:3),以0.1~0.24毫克/千克的浓度全池泼洒。
参考资料:
钓鱼时鱼不吃饵什么原因
一、饵料是否雾化过好饵料雾化太好,鱼诱过多,窝过大、过乱,水的能见度过差,鱼儿只闻得到气味而食不到饵。这时,应果断地换饵,控制雾化,让鱼来之,安之,食之。二、鱼饵是否过腥、过香,味道是否过重如果是这种情况,你会明显地觉得窝中鱼偏杂、乱,鱼只在窝边游动,不进窝中食饵。调整配方,重新拌饵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尤其要提醒那些平时喜欢用麝香、羊油、阿魏等小药的钓友,千万注意加小药的量。三、鱼饵是否对路、适口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出现在有喂食习惯,偏口厉害的池塘中。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常喂的饵,或以常喂的饵为基本饵来调配你的钓饵。同时注意不要把饵拌得过硬、过松。过硬,适口性差,就是有个把讯号,你一提竿,整个饵原样从鱼嘴中提出。在水的阻力的作用下,饵虽然在上行的过程中化掉了,但中鱼是不可能的;过松,钩饵到底,只剩空钩,这也是漂不动,不上鱼的一个原因。四、窝料是否打得过重、过厚打窝料也是有讲究的,打少了,鱼不聚窝;打多了,留在水底,特别在天气热的时候,随着气温升高,窝料发酵,氧气被大量消耗,窝中严重缺氧,鱼儿大多在窝上或窝边穿梭,不爱进窝,偶尔进窝,也不咬钩。五、水底淤泥是否过厚六、子线是否过粗、过硬,钩子是否过大,钩条是否过粗,坠子是否过重子线过粗、过硬,跟棕丝、胡须一样,不利于鱼索饵,特别是对那些被钓过多次,刁滑的鱼儿;钩子过大,鱼口小进不去;钩条过粗,鱼体小吸不动;坠子重了,钓组过钝或陷入淤泥。这些情况,鱼没法咬钩。但只要小试就能找到问题,然后换换钓组或作些相应的调整即便OK。七、鱼层是否起了变化钓鱼人一定要留心,在垂钓中鱼层的变化也是常有的事。只要你脑中有这概念,就不怕。它变你变,谁怕谁;它变,你不变,当然钓不到鱼。如果鱼层较乱,我们还可以试试打穿程。一句话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尽量使你的钓棚和鱼层一致,鱼讯自然也就有了。八、鱼儿是否受惊鱼受惊一样会影响食饵。鱼受惊有好几种原因,有时是因为突然的震动和响声或提竿中鱼又跑鱼,有时是因为鱼被钓了又放,放了又钓,嘴巴都受伤或发炎,有时是因为在比赛期间不注意,被钓上的鱼又直接放入水体,等等。这时,作为钓手应该做的是尽量小心谨慎,鱼中钩后要迅速提离窝点,尽量不跑鱼。在钓的过程,还应该主动并不厌其烦地逗引。九、有鱼而不就饵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来自气候的骤变和综合因素(气候骤变、受惊、缺氧等)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对一个钓鱼人来说,那是最为悲惨的事,你将真正面临着一场考验,真正体验到鱼口难开的滋味。碰到这种情况,我认为一定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措施得当,也没什么可怕的。要有信心、耐心,线、钩、坠、漂等细化、小化,要用拖、提、抖等不同方式不断引逗,集中精力,抓住每个微小的讯号,变被动为主动。相信吧,“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是我们至理的名言。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夏季野塘钓鱼技巧
- 下一篇:养鸭鱼塘用啥饵料钓鱼